相關產品標準里已經對老化試驗的時間作出了規定,我們只需查找到相關標準,按里面規定的時間執行就行了。許多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中都對此作出了規定。
研究表明:通過顏色和變黃指數變化來評價ABS的顏色穩定性,人工加速老化與自然大氣暴露有較好的相關性,加速倍率約為7。如果想了解某一 ABS材料戶外使用一年后的顏色變化,采用相同的試驗條件,可以參考該加速倍率,確定加速老化時間365x24/7=1251h。
長期以來,國內外就相關性間題展開了大量的研究,得出了許許多多的換算關系式。然而,由于高分子材料的多樣性,加速老化試驗設備及方法的不同,不同時間、地區氣候的差異性導致了換算關系的復雜化。因此,在選擇換算關系時,一定要注意得出該相關性的具體材料、老化設備、試驗條件、性能評價指標等因素。
對于某些既無相應標準規定,又無處參考相關性的產品,可以考慮其實際使用環境的輻射強度,控制人工加速老化輻射總量與自然暴露輻射總量相當。
舉例:如何控制人工加速老化總輻射量
某一塑料制品使用于北京地區,期望控制人工加速老化總輻射量與戶外暴露一年相當。
第一步:由于該產品為塑料制品,且使用于戶外,選擇采用 GB/T16422.2-1996《塑料實驗室光源曝露試驗方法第二部分:氙弧燈》中A法。
試驗條件為:輻照強度0.50W/m2(340nm),黑板溫度65℃,箱體溫度40℃,相對濕度50%,噴水時間/不噴水時間 18min/102min,連續光照;
第二步:北京地區一年輻射總量約為5609MJ/m2,依據對比人工光源與自然陽光輻射光譜分布的國際準則CIENo85-1989(GB/T16422.1-1996《塑料實驗室光源曝露試驗方法第一部分:氙弧燈》中引用);其中紫外區與可見區部分(300nm~800nm)占62.2%,即3489MJ/m2。
第三步:依據GB/T16422.2-1996
340nm輻照強度為0.50W/m2 時,紅外區與可見區部分(300nm~800nm)輻照強度為550W/m2;可計算出輻照時間為3489X106/550=6.344X106s,即1762h。依此計算方法,加速倍率約為5。由于自然老化并不是簡單的輻照強度的迭加,只有在確定陽光是引起材料。